铜梁信息网

搜索
查看 1820 回复 5

小学3年级学生互生好感 自制结婚证"结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5 16:54:48|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铜梁县

仅过了一周,又自制一个离婚证“离婚”,专家表示,大人莫惊慌,他们只是在模仿,需给予正确引导。
       因为彼此关系要好,两名三年级的男女同学决定结为“夫妻”,并自制了一张画有双方头像和写着姓名的“结婚证”。可是好景不长,一周后,两人因为闹矛盾而选择“离婚”,并严格遵照形式,不忘另外制作了一张“离婚证”。

“结婚证”刚扯一周就“离婚”

前不久,渝北一所小学三年级(一)班传来“喜讯”。班级里关系要好的妮妮和涛涛互生好感,在40名班级同学的见证下,公开宣称结为夫妻。两人还拿出一张A4纸,用彩色笔在左边画上双方的头像,右边写下名字,像模像样地绘制了张结婚证。

就这样,这对小“夫妻”开始在班级里出双入对,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扶持”。下课时,两人会共享一本小人书;午餐后,我的水果也分你一半。

可是,“夫妻”缘分不长,一周后,因为认为涛涛爱作弄人,两人选择“离婚”。于是,另外一张A4纸对折而成的“离婚证”由此而生。

属于儿童模仿行为

“为什么小孩子会出现关系好就结婚的想法?”其中一位学生家长找到了协和心理咨询所副所长、亲子与情商教育专家蒋华,寻求帮助。

“这是儿童的模仿行为,家长不必惊慌。”对于妮妮和涛涛的做法,蒋华分析,可从以下三方面来探寻原因。现如今,成年人的婚姻质量偏低,存在结婚不加思索、离婚意气用事等问题,而这种现象的常态化,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婚姻观念造成影响;

部分家长整日忙于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来陪伴孩子,造成孩子爱的缺失,致使他们从身边的伙伴中寻求温暖。

此外,蒋华还谈到了外界因素的负面影响,据她了解,很多还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喜欢看韩剧、偶像剧以及成人漫画,而剧(书)中涉及到的一些感情观也会扭曲孩子对于婚姻的认识。

从家庭关系角度引导

此外,对于妮妮和涛涛的行为,蒋华还认为属于未平稳过渡儿童婚姻敏感期的一种现象。

蒋华介绍,儿童婚姻敏感期是儿童认知社会关系的一个必经过程。从4、5岁开始,孩子就开始对人群组合发生兴趣。由于婚姻的组合形式离儿童生活最近,所以儿童的探索就会先从婚姻开始。这个时候,他们会研究谁和谁结婚了,如果他们喜欢一个人,就会假想与对方结婚的情况。

当孩子出现非常态化的婚姻观念时,家长应该如何加以纠正?对此,蒋华建议,家长需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更不能责备孩子;其次,应该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加以正确引导,告诉孩子爱和喜欢的不同。引导后,家长还需自我反思,“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中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和爱,他(她)不可能产生类似妮妮和涛涛的行为。”

发表于 2013-11-28 21:21:10|来自: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来自 Invalid
我擦!我要沙发!
发表于 2013-11-30 06:17:17|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来自 Invalid
前排顶,很好!
发表于 2013-12-1 14:04:51|来自: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来自 Invalid
打酱油的人拉,回复下赚取积分
发表于 2014-1-8 11:39:53|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来自 Invalid
我也来顶一下..
发表于 2014-1-13 02:39:41|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来自 Invalid
元芳你怎么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