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对公路公共产品属性的深度还原,自然也就不会有“冷血”的公路收费站 日前,新疆乌鲁木齐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上发生一起车祸,一辆轿车上5人受伤,特警驾驶警车将伤者送往医院途中经过柴窝堡收费站时,收费员坚持要收过路费才放行。特警因怕耽误抢救伤者,不得不交费。收费站负责人表示,收费站也有自己的“苦衷”,希望公众能给予理解。(8月6日《人民网》)
没有比生命更珍贵的存在,所有的利益诉求都应该为救死扶伤让路。然而,即便是载着已经昏厥的伤者的警车,不交过路费,也在收费站前寸步难移。一个冰冷的收费站是如此坚硬地存在,刺激着世道人心,也在形成舆论的道德审判。
网友之所以如此愤怒,其实是基于一种观念:公路是公共产品,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收费站,要体现出公共产品的“服务性”与“人性化”,所以不为急需救治的伤者免费让路让人无法接受。
新闻中“冷血”收费站负责人所说的苦衷,或许是因为承担着巨大的收费压力,所以收费站不能放过任何一起可能逃费的通行行为,即使是救人的警车。
高速公路不再姓“公”,本应该有血有肉的收费工作人员成为强大吸金机器上的牢固一环,并且对自己的不尽人情行为振振有辞。它不仅显示出此种行为之荒谬,更尽显于强大的收费机制下,谁都可能成为冷漠利益的一部分。
一座风不能过、雨不能过、公民生命不能通行的收费站,必须要承担围观者的不齿与骂名。显然,类似的事例不能重演,而这指向的是更大的问题:如何找回高速公路的公共属性,如何遏制地方政府对高速公路建设的狂热以及由此造成的收费泛滥?
日前,国务院转发通知,同意四个重大节假日免收公路过路费用,这无疑是一个惠民式的进步。有对公路公共产品属性的深度还原,自然也就不会有“冷血”的公路收费站,它也不必因为委屈而声称“确有苦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