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ufang1985 于 2025-2-18 09:39 编辑
2月13日,春节的节日余韵犹在,铜梁区太平镇团碾村又添了另一重热闹。在团碾为农服务站里,一辆卡车称重后,向窖池里卸下满满的青菜头。短短十几分钟里,来自其他镇街和周边区县的卡车、三轮车、面包车,一辆接着一辆进进出出。
“今年青菜头长得好。虽然市场价格下降了,但是我们的菜按照780元/吨的保护价,直接卖给龙瓖供销集团,收益有保障。”铜梁区土桥镇青菜头种植业主易文将一车青菜头卸下,还要赶回地里继续装运。他今年种了450亩青菜头,亩产2吨左右,目前地里还有150亩没有釆收。
来自潼南区的种植业主冷帮全则留在服务站里,等待着后续的几车青菜头到达。“一亩地大概产1吨半的青菜头。我种了500多亩,有七八百吨青菜头。加上带动周边的一些群众,今年一共要送来1000多吨。”冷帮全说,从潼南到团碾村的收购点只有20多公里路,节省了很多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据了解,青菜头8月育苗、10月初开始移栽,可以充分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开展轮作种植。但过去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和销售渠道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农民承担的风险较大,生产积极性不高。
自2021年起,铜梁区供销联社与涪陵榨菜集团达成合作,开展订单青菜头种植及收储初加工项目,在团碾为农服务站的基础上打造榨菜收储初加工中心。同时,与村集体联合推广订单农业,以保护价与农户、种植业主签订收购合同。
销路有了保障,农民也有了信心,冬闲田里长出了“增收”菜。目前,铜梁区已经在少云、双山、高楼等镇的46个村推广榨菜订单农业,青菜头的种植面积达1.1万余亩。 “由于我们有保护价,群众的种植积极性非常高。2025年,我们还要继续扩大青菜头的收储能力,让窖池容量达到1.5万吨,保证群众种出来的青菜头有地方卖,还能卖个好价钱。”龙瓖供销集团董事长汪林说。
当天,在签单结算处,团碾为农服务站现场负责人刘强嘱咐着正在签单的业主和农户们。“这两天要抓紧,我们要赶在雨水前收完,要不然会影响菜的品质。”刘强说,目前服务站16个窖池可以储存8000余吨青菜头,已经收了5000多吨。
随着周边种植的青菜头被一车一车拉进团碾为农服务站,窖池边人工和机械配合着进行搅拌腌制工作。
据了解,榨菜初加工包括窖池腌制和看筋两个步骤。当前,团碾为农服务站正抓紧工期挖建一个临时储存青菜头的窖池,同时在扩建榨菜初加工场地,增加看筋工序,延长产业加工链。
来源: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