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在铜梁区白羊镇水碾村咸菜加工厂,洗菜机、切菜机运转的声响划破了初春的寂静,车间里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从今天开始,村里组织了10多位村民上工,白羊咸菜进入加工环节。整个春季的生产季,加工总量在100吨以上。”正在指挥生产的村党支部书记周龙超说。
水碾村咸菜是白羊镇一大特色产业,至今有300多年的加工历史,是铜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宽敞明亮的车间里,农民工有的负责用机器清洗,有的负责操作机器将洗后的大头菜切丝,有的负责将切好的大头菜装坛腌制,一派忙碌的景象。
“现代化加工生产线让工效提高了8倍,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加工出的大头菜厚薄均匀、粗细适中、品相好。加之大头菜生产全程推行了无公害栽培,原料的品质非常好。”周龙超说,大头菜腌制成熟后,再利用巴士杀菌机、封瓶机、包装机等设备生产礼品袋装、瓶装、盒装产品。
车间里,务工村民多半是农家妇女。张会等一批妇女进厂后,在区、镇妇联的组织下,参加了“双学双比”劳动技能培训和竞赛,当上了产业工人。她们不仅能够熟练开动流水作业机器,还掌握了科学配方、配料等关键技术。
村里办起加工厂,农家妇女在企业务工,每月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实现了家门口务工增收,村里也获评“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
来源: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