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 铜梁区太平镇团碾村村民李雪清每天都起个大早,召集10多位村民前往村里的集体经济菜地参与劳动。
李雪清是团碾村务工小组一名负责人。“有企业买了我们村1000斤红苕,这两天需要20名工人,我要把人组织好。”李雪清说。
去年,团碾村在区里和镇里支持下进行了闲置土地整治和3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用工需求不断增加。农田整治中,村里每天都要组织闲置劳动力务工,既解决人工短缺的问题,又为村民创造了家门口增收的机会。但渐渐地,村党支部书记陈浩却发现了其中的问题:“用工太零散了,今天这个来,明天那个不来,不方便统一安排。”
今年春节后,村支“两委”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成立起务工小组。在搭建平台的同时,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摸排村民的就业情况和务工需求,将村里50多个有务工意向的劳动力纳入务工小组;另一方面整合村里及周边合作社、涉农业主等经营主体的用工需求,依托务工小组签订用工协议,组织村民就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类工作,从过去的零散用工转变为统一派遣、高效对接的规范劳务,实现精准输送。
“我原来就是自己在家种点菜,偶尔听到哪里有活儿就去干。现在,村里的务工小组能提供很多就业信息和机会,不愁没活儿干。”村民曾繁荣说,自从加入了村里的务工小组后,今年指派的活儿,她几乎一场不落,工资发放也有保障。
不仅在本村本镇,务工小组的“业务”还逐渐扩展到了外村镇。巴川街道玉皇村蔬菜业主李六明告诉记者,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少,遇到农忙时常常缺人手。现在只需要联系务工小组负责人,就不用担心人手的问题了。
据了解,团碾村务工小组成立大半年来,解决了600人次左右的用工需求。预计到今年底,发放到村民手中的工资将超过10万元。
务工小组的队伍规模在不断壮大,不仅人数有增长,还逐渐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今年村里添置了几台旋耕机和收荻机,并从小组成员中挑选部分村民进行培训。
“一开始就想着打点零工,没想到现在还开上旋耕机了。”团碾村村民刘红明以前只接触过手扶式拖拉机。加入务工小组接受专业培训后,不仅可以操作旋耕机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还可以加入区内供销社农机平台接受调配,收入也增加了。
村民增收的同时,集体经济规模也在不断壮大。结合闲置土地整治,团碾村今年种植了玉米、蜜薯、花生南瓜、蜜本南瓜和土豆400余亩,并通过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实现产业与就业融合、群众在家门口挣钱。
来源: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