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在铜梁区太平镇粮食烘干中心检测室里,铜梁区储备粮公司检验人员与粮食烘干中心工作人员一道,抽样检测运进烘干中心预备烘干的稻谷。
与常规抽样有别的是,这里配备了能够插入谷堆深处的取样器,实现了随机抽样,确保样本检测结果真实反映粮食的整体状况,更具代表性、客观性。
据了解,烘干仓储是粮食收获后的关键环节。每年立秋后,雨水就开始增多。这个季节湿气较重,除了晾晒场地少,适合晾晒的时间窗口也短,粮食晾晒成了大问题,没有晒干的谷子、玉米等农作物极易引起霉变、腐烂。
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铜梁区太平镇借助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在团碾村新建了一座粮食烘干中心。现代化的烘干设备仿佛烘干粮食的“强力吹风机”,有利于推动粮食生产收储提效增值,保障农民收入。
“这批稻谷通过重金属仪器检测,铬的浓度为0.075毫克/公斤,铅的浓度为0.026毫克/公斤,判定为合格,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铜梁区储备粮公司质量部科长田贵国说。
在粮食烘干中心,只见7个高约8米的烘干塔正全力运转烘干水稻。“通常一批粮食从入塔到出塔,烘干时长约10个小时。”粮食烘干中心负责人汪庆模说。
当天,西部(重庆)地质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产业经理庹毅带着团队来到粮食烘干中心,运走成品粮。“今年,西科院在铜梁种植水稻约1.2万亩,总产量约6000吨。”庹毅说,若依照传统晾晒方式,企业将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
“烘干中心建成后,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现在烘干成本大概每吨200元,若采用传统人工晾晒,成本约每吨300元。”庹毅表示,同时还能节省每吨50元的运费,综合下来每吨能节约150元。
据悉,烘干中心采用太平镇坪漆村与铜梁区供销联社旗下龙瓖供销合作社集团合作经营的模式,利用供销社3000平方米闲置场地构建而成。该项目于本月初投入生产,成为铜梁区乃至周边区县关键的粮食烘干基地,能够服务3万亩耕地,可烘干的粮食种类涵盖油菜、高粱、稻谷、大豆等。
“粮食烘干中心有7个烘干塔,每日烘干量约300吨。同时,中心还配备了专用的粮食质量检测设备,保证烘干的粮食能够达到国家粮库的收购标准。”汪庆模说。
来源: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