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在铜梁区小林镇敬老院,30多位五保老人有的散步健身,有的观看电视,有的整理菜园……院里充满欢声笑语。
小林镇是铜梁的边远镇,与大足区国梁镇连界。位于华寿村3组的小林镇敬老院建于2018年,为铜梁区第二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
小林镇敬老院共有48张床位,环境干净整洁。院内文化娱乐室、医疗康复室、厨房、餐厅、洗衣房等功能室齐备,管理规范秩序井然。每个房间还配备了电视、空调、热水器,让老人安享晚年生活。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集中供养了20名特困人员、24名社会养老人员。
小林镇敬老院是铜梁精准盘活农村公办敬老院闲置床位,破解低收入社会老人入住刚需难题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地处重庆渝西地区的铜梁区,60岁及以上人口目前占比达26.08%,比例高居全市区县第三,其中近八成分布在农村地区。
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基本民生保障中的难点堵点。虽然农村地区普遍建有公办敬老院,但大部分收住对象为特困供养老人。受居家养老等传统观念影响,部分特困供养老人不愿入住敬老院。同时,部分低收入社会老人有入住敬老院的需求和意愿,却由于政策、收费等原因被“拒之门外”,造成敬老院床位闲置。
去年以来,铜梁区民政局针对区委巡察组反馈的“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仅为42.3%,资产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在广泛摸底排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判,做出了增效赋能激发敬老院内生动力的决定。
铜梁区民政局从经费、运营、服务、安全等多方面强化保障,初步破解了公办敬老院“不愿收”的难题,消除敬老院开展代养社会老人工作的后顾之忧,提高收住积极性和长效运营能力,盘活闲置床位资源。
在小林镇敬老院,铜梁区民政局通过院办经济与社会化养老服务这两个支撑点,弥补财政供养资金不足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
据了解,小林敬老院通过“以园养院”院办经济增收模式,提升了经济实力。敬老院反租4亩土地种植蔬菜、10亩塘养鱼,还养了20多头肥猪和一些鸡鸭,基本实现了蔬菜、肉类自给自足,减少了对外购买生活物资的支出。
此外,铜梁区还出台了《公办养老机构托养社会老年人实施方案(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敬老院运营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实现公办敬老院代养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政策上破除敬老院收住对象限制,支持社会老人入住养老。
今年95岁的张婆婆有4个子女,过去在子女家中按月轮流居住。由于子女都有各自的工作,经过商议,今年便把老人以社会代养的方式送到了小林镇敬老院。
“这里环境好,饭菜每天不重样,护理工还帮我们洗澡洗衣服、梳头剪指甲,住起来舒心得很。”张淑碧说。
同时,为了减轻低保等困难老人经济负担,铜梁出台优惠政策,进入公办敬老院的老人仅需缴纳基本生活费(当年特困供养金的65%)即可入住,其余费用由区财政统筹解决。经过探索实践,参与试点的13所敬老院按照自理、半失能、全失能三类,每月分别对社会老人收取约1400元、1900元、2400元的代养费用,对比同类社会办养老机构收费标准价格优势明显。
铜梁在出台优惠政策吸引老年人入住敬老院的同时,通过优化环境、提高待遇和荣誉留人,让护理人员安心工作。参与试点的13所敬老院工作人员平均工资由试点前的每月1650元增加到每月2200元,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护理人员平均工资由试点前的每月2200元增加到每月2900元。
“经过统计,目前,铜梁公办敬老院护理人员能动性明显增强,流失率由试点前的22%降至13%,护理人员占比由试点前的34%增至82.98%。2023年,铜梁评选出100名‘铜梁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先进个人’。其中,3名为一线养老护理人员。”铜梁区民政局养老科科长杨春林说,参与试点的13所敬老院平均入住率由试点前的42%增至58%,共接收社会老人108名。其中,首个试点的小林镇敬老院入住率达到91.7%。
“经过试点性探索,铜梁区破解敬老院低入住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铜梁区民政局局长朱华友表示,接下来,铜梁区民政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这一问题作为重点任务和长期任务,标本兼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来源: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