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信息网

搜索
查看 1387 回复 0

铜梁千年永清寺 走出明代工部尚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9 11:24:19|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明代铜梁县的进士有不少,据统计,该县排列四川第七、列重庆第二(第一是合州)。文脉昌盛不衰,与两名朝廷重臣及其家族都喜欢投资建寺、兴学和重教分不开。一个是捐资铜梁县新复乡(今铜梁区侣俸镇)妙门寺和巴岳山巴岳寺的明代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张佳胤;另一个便是捐资修建铜梁永清乡(今铜梁区旧县镇)永清寺的明代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李养德。
千年永清寺,唐宗室后人建于五代
据宋代奉议郎、南平军通判李元信撰《惠寂院碑记》记载:铜梁永清寺始建于五代时期的蜀国(907年~925年),由流亡巴渝的唐宗室之后李丞配家族出资所建,已有千年历史。永清寺因境内“有山顺溪”而得名,永清乡又因永清寺而得名。
永清寺原叫惠寂院,是当地巨富的私家寺院。被称为永清禅寺,仅在明清两代,至少历经了明景帝景泰三年、光绪九年重建和光绪十四年扩建,达到了香有炉、壁有绘、阶有甃、阁有甍,诸像高广宽阔和多镀金的规制。寺庙位于现铜梁旧县街道办事处莲花村莲花山,居箭滩河中段,地势山环水绕,风景旖旎,内外黄葛掩映,观音菩萨庄重。
据同行的铜梁区诗词学会副会长彭强介绍:“该寺系李氏家族的启蒙学堂,李养德的爷爷李楷、父亲李仕亨均在此读启蒙书籍。父亲李仕亨乃明朝嘉靖四十年乙卯科举人,曾官至贵州思州府知府、云南按察副使。”
李养德,明万历九年辛巳(1581年)生,字涵初(一字伯存)。其舅舅李恒曾是明代兵部尚书张佳胤的启蒙老师之一。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四川省乡试第八名举人,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庄际昌榜六十四名进士。历任工部屯田司主事、员外郎(管宝源局)、工部营缮司郎中(简称缮司郎)、衡州知府(留部未到任)、光禄寺少卿、光禄寺卿、三品通政使。明天启七年(1627年),46岁的李养德擢升为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他是继明代兵部尚书张佳胤之后,铜梁历史上第二个尚书加封太子太保的正一品官员。
李长德是李养德之弟,字守初,号仲延,与李养德系同榜进士。历任员外郎、抚州府推官、兵部职方司郎中,礼部仪制司主事,受“阉党逆案”牵连,降为江西布政使司照磨(从八品),后被擢升为长沙府知府而寿终正寝,著有《治谱》一书。
每日苦修,李氏兄弟在此读书启蒙
永清寺初创时,规模宏大,上报前蜀朝廷,改名惠寂院。因李氏族人有势力,世代心灵皈依三宝,设惠寂院为李氏私家寺院和李氏祠堂。
追溯到宋开禧二年(1206年)至明万历年间,历经三百年香火的惠寂院依然香火鼎盛。明宣德年间,惠寂院所置石炉,高九尺、凡七层,雕镂精致,为一方所称道。明景泰三年,寺院再次重建。李氏族人出了李仕亨居士,一生信仰佛教,名声远播。晚年归家于寺中,精进念佛修行,并以寺为书院,让家族子弟和贫苦子弟入学。后来,李养德、李长德兄弟从小就在寺内厢房读书启蒙,每天读书达15小时以上。
该寺犹如一个博物馆,明清两代名人云集,手迹甚多,有明朝太仆少卿欧阳调律为题“碧天珠海”四字,万历戊申(1608年)合州举人程宇鹿所撰《然灯记》,合州进士李元信写有《惠寂院碑记》等。在大雄宝殿的两侧柱上,笔者还读到了清光绪九年岁次癸未嘉平,三品衔广西平乐府知府前翰林院编修掌云南道监察御史吴鸿恩写下的楹联。
李养德之孙李之韡,在清顺治辛卯(1651年)的四川临时省会阆中初举乡科上,领本省乡荐第一名,誉满巴蜀,后任安徽绩溪县县令。其清白传家,有祖上遗风,为时人所敬仰。
李养德一生著有《秋英墅诗》残本,共十三卷。内有《登蒲吕场玉皇观诗》,崇祯十四年撰有《徐家庵新建经楼记》和《秋英墅山中草·序》等。仅李养德在铜梁期间,写的诗词就不下二十首。
李养德少年读书永清寺,34岁时中举人,历经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四代皇帝,从七品擢升正一品大员,达到入仕以来的人生巅峰。
明天启七年(1627年),崇祯帝继位,魏忠贤阉党遭清算,李养德因政治“站队”问题遭弹劾,被削官为庶民。返乡后,他以耕读传家,兼及释典,食素学佛,教化五服九族子孙。
大约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养德卒于家中,享年63岁,葬在铜梁蒲吕场李家嘴。

来源:重庆晨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