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信息网

搜索
查看 419 回复 0

铜梁区:学好“千万工程” 打造“三有”乡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4 11:10:01|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巴渝和美乡村——土桥镇六赢村


侣俸“巴岳农庄”蔬菜园


围龙“巴岳农庄”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


农民丰收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颁奖现场

  安居镇象山村郑家院子“铜心小院”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对于推动铜梁的和美乡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价值。

去年初,铜梁借鉴浙江“强村公司”理念,按照“基层组织搭台、社会资本参与、综合经营增效、公司治理赋能、整村推进共富”的思路,遵循“整村成片、整镇多村推进”的原则,启动“巴岳农庄”乡村振兴试点建设。

一年多时间里,以“巴岳农庄”建设为引领,铜梁的乡村朝着产业“有形”、环境“有色”、治理“有效”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产业有形 “巴岳农庄”成功试水

初冬时节,乍暖还寒。铜梁区侣俸镇保乡村,和煦的阳光穿透薄雾照耀着高品质的农舍、高标准的农田、高科技的大棚,让乡村显得愈发和美。伴随“巴岳农庄”建设的推进,龙乡大地上一座座村庄展露新颜,一个个产业次第落地,一张张笑脸竞相绽放。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浙江德清县下渚湖街道13个行政村打破地域边界,抱团发展联合组建“强村公司”,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精选优质投资项目,科学培育乡村民宿等业态,有效解决了发展投入不足、效益不高等问题。

“巴岳农庄”是铜梁在学习浙江经验的基础上,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集成化、系统化问题解决方案。去年,铜梁通过“整村成片、整镇多村”推进“巴岳农庄”整体打造,形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在侣俸、少云、围龙3镇6村启动首批试点建设。其中,侣俸镇保乡等4村联手参与试点,成为规模最大的试点片区。

按照规划,侣俸镇的“巴岳农庄”以现代蔬菜、农旅融合为主要发展方向。在该镇文曲村,几位蔬菜种植大户共流转土地1800亩打造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因田间管理规范,蔬菜质量好,基地与市内的多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超市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种植大户凃远超流转土地300多亩,种植番茄、南瓜、四季豆等蔬菜。“一季番茄、黄瓜一季亩产可达1万斤左右,丝瓜、瓠瓜亩产达7000-8000斤,不出意外每亩地每年能挣万把块钱。”凃远超说。

蔬菜种植全年都需要工人参与管理和劳动。文曲村五组村民周凤,将家里几亩地全都流转给了蔬菜基地。她每年不仅可以按时拿到土地租金,还能通过在蔬菜基地务工获得一笔稳定收入。她说:“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月能赚个两三千块钱,我们很满意!”

“蔬菜基地带动了村里500多人就业,还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农民有了土地租金和打工两份收入,都很乐意蔬菜基地在这边落户。”文曲村党支部书记周在春说。

侣俸镇是铜梁“巴岳农庄”试点高效推进的缩影。以试点区域为突破口,铜梁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围绕“产业+旅游”的方式,依托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发中心,突出现代优质设施蔬菜和农旅融合定位,将打造现代观光农业基地和农业产业示范园有机结合,集中成片发展特色产业。打造“零碳”红色美里少云村、农旅融合龙湖村荷和原乡六赢村等特色村庄,全面叫响“周末到铜梁”微度假旅游品牌。形成“村里既有产业又有景区”的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带动了乡村环境全面提升。

2023年,铜梁按“整村成片、整镇多村推进”的原则,每年启动一批,推进“巴岳农庄”整体打造,形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目前,铜梁“巴岳农庄”已扩面建设到10个镇街47个村,力争到2035年实现区内全覆盖。

环境有色 “美丽庭院”示范巴蜀

6月,市住建委联合市财政局公布2023年“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铜梁区围龙镇龙湖村“稻香渔歌”等15个项目入选。入选项目的示范片,将在农房改造、庭院整治、环境提升等方面获得市级资金支持。

所谓“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即选择人口集聚程度较高、自然文化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势突出和发展前景广阔的村落组团,以农房为原点、院落为单元、村落独特的资源为支撑,建设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时代特征,且充满烟火气息、乡愁记忆的高品质农房、高颜值院落、高价值村落,打造川渝乡村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示范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龙湖村二度入围“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2022年6月,龙湖村“画里桃源”跻身全市首批14个“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

围龙镇龙湖村,也是铜梁打造“巴岳农庄”的主阵地之一。该村以乡村旅游为主要发展方向。高颜值的村容村貌,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十足的底气。

龙湖村的发展模式,与杭州市萧山区横一村不谋而合。横一村围绕“萧山·未来大地”品牌,将城乡共融发展作为乡村打造的方向指引,打出“稻子”“柿子”“院子”三大美丽经济金名片,从过去的卖柿子、卖粮食、卖产品到卖风景、卖体验、卖产业,乡村提升了附加值,实现乡村“山水林田村”的价值再造。

“画里桃源”示范片依托渝蓉高速围龙互通区位交通优势、桥亭山水自然生态优势和千亩蜜桃特色产业优势,以环桥亭湖151栋农房为原点,以10余规模性院落为单元,着力建设地域特点突出、民族特色鲜明、时代特征显著的“高品质农房、高颜值院落、高价值村落”,构建充满烟火气息和乡愁记忆的院落集群。

经过一年建设,美丽“桃源”已从“画里”变为现实,为后来者提供了建设范本。“稻香渔歌”示范片将结合农旅融合,围绕龙湖村五社200亩山坪塘,打造“稻鱼之窗”体验农业区。项目融入民宿、露营、稻鱼之窗等,设计巴蜀“耕牛画卷”、围龙二十四节气“农耕田园”、乡村湿地“博物长廊”三大亮点,体现农耕智慧和自然科普相融合,打造儿童为主,亲子家庭为核心,以“牛”为主题的24个节气场景。同时,提升人居环境及农房品质,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纵观全域,去年铜梁区实施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1450户,安装路灯500盏,创建美丽庭院300个;实施农村“四旁”植树300亩,创建绿色示范村3个;实施侣俸保乡村和文曲村等10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3个;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自下而上问需改厕2025户。建设入户道路98公里,农村联网路50公里。建设自来水管网260余公里;全区村庄清洁行动覆盖率、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均达100%。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村卫生室标准化率、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乡村体育设施建设覆盖率均达100%。

治理有效 “铜心小院”文明乡村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制度保障。乡村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的效果。推进乡村治理中,浙江海宁市坚持“党建统领·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方法,创新推动全民共建、全民共治、全民共享的“党建引领众管微治”模式,为铜梁的乡村治理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英雄邱少云的故乡少云镇少云村,以红色文化、山地农业为主开展“巴岳农庄”试点建设。去年初,该村被确定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村里决定对人居环境进行统一整治。

“环境是大家的。我们院子怎么整治,大家都要出主意哟!”在少云村“三层房院子”召开的一次“小院议事会”上,召集人张文俊的提议得到积极响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主动建言献策,不到半个月就将房屋外观、环境整治内容等定了下来。

“以前的村务工作,都是村里、镇里定,群众参与度不高。现在有了‘铜心小院’,大家一起商量着定、商量着办,工作明显好开展了。”少云村党支部书记邱德洪说。

“巴岳农庄”试点建设中,铜梁将环境整治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完善村规民约,深挖村规民约细节,积极动员群众参与村规民约制定,集思广益将人居环境整治写进村规民约,成为环境提升的长效抓手。全覆盖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发挥新乡贤、好乡亲的作用,通过群众自主决策、自主协商、自主监督,形成良好的村民自治机制。

在村民小组建制不变的基础上,铜梁以党建统领乡村治理,兼顾村民聚居程度、亲属关系,以及党员分布等多方面情况,按照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原则,以传统院落为中心,每个院落约有10户到30户,同时吸纳周边散居的农户参与,形成“铜心小院”。

2023年,我市实现“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体系将在乡镇(街道)全面建立,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全面部署,‘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全面深化”的总体目标。

承接市级部署,铜梁深入推进“141”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各镇街形成了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和四个板块的运行架构,调整优化农村网格4050个,配齐“1+3+N”网格力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顺利完成市级验收。积极探索“铜心小院”微治理,所有镇街均建立了1个以上示范性“铜心小院”,以“五进五心”为抓手,大力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打通治理“神经末梢”,试点院落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全区“141”试点工作走在全市最前列,“巴川共坊”“铜心小院”等试点做法将在全市推广。

来源:重庆日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