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信息网

搜索
查看 1913 回复 0

新冠病毒已变异毒性更强?张文宏发博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7 11:05:55|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今天中午,张文宏发微博谈29%新冠病毒样本现D614G变异。


b3f4d6cc30fd6877d40afa5e5539fd70.png

———无证据证实D614G变异毒株毒性更强
张文宏表示,最近大家都在关注新冠病毒是否发生了变异,引起了更大范围的传播,而且还没有上市的疫苗是不是也面临无效的威胁。
特别是2020年7月3日,国际著名杂志“细胞”上发表,显示29%的新冠病毒样本都出现了D164G的变异,特别是北京这次疫情反弹中发现的病毒株也有这个突变,后续对我国疫情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华山感染公众号上的这篇文章会回答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好消息是目前的证据还无法证实D614G突变病毒株的毒性更强,而且D614G突变不太可能对目前正在研制的疫苗的疗效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在疫情逐渐进入深水区之际,后续还会有较多的不确定性,还需要更多实验验证和监测的变异现象。
记者注意到,公众号@华山感染 刊文详细解答了D614G突变是否预示病毒传播失控与疫苗失效这一问题。文章撰稿为:张怡、姜宁、张文宏。


3289b2be9abae770cdd8e2a0638774e5.png

文章指出,以D614仍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由于控制了输入性病例的传播,病毒引进数量在急剧下降。虽然这次北京疫情中发现了这个D614G突变株,但是由于采取了迅速果断的防控措施,使得G614的病毒失去了在中国大幅度扩增的机会。
文章指出,有学者提出D614G突变和疾病死亡率有强相关性,但仍停留在统计学的关联分析。目前的证据提示,D614G对COVID-19的重要性低于其他风险因素,如年龄或其他基础疾病。因此,目前证据无法证实D614G突变病毒株的毒性更强。
关于突变对疫苗的影响,该文章认为,D614G突变不影响病毒的核酸检测。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RBD)是目前许多疫苗和疗法所重点针对的目标,D614G并不位于RBD区域。同时,自然感染含有D614或G614的病毒产生的抗体可以交叉中和,因此目前来看,D614G突变不太可能对目前正在研制的疫苗的疗效产生重大影响。
———世卫组织此前回应D614G变异
最近,有实验室研究发现,29% 新冠病毒样本出现 D614G 变异,已在欧美广泛传播,变异可能加强病毒传播性!


1482839ddbec632e4879f575a5d76205.png

世界卫生组织7月4日回应表示,目前并无证据显示其会导致更严重的病情。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