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7-1 17:23:51|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这几天,朋友圈被一句话刷屏了:
“要一起去爬山吗?”
一天,风和日丽,文质彬彬的男人张东升带着岳父母爬山。
山顶上,男人帮岳父母摆好姿势,若有所思,下一秒,他将岳父母推下了山。
另一边,从福利院逃跑的严良和普普敲开朱朝阳家的门。
朱朝阳成绩优异,性格胆小犹豫,在学校被孤立,两个朋友的到来是他暑假的一抹暖色。
张东升杀人那天,三个少年刚好也在山上游玩,还用摄像机无意间录下对方的罪状......
犹豫再三,三个小孩决定向对方勒索30万。
从此以后,他们的人生被裹挟着,渐渐失控,搭上无辜人命。
它出自最近爆火的国产悬疑片《隐秘的角落》。
作者紫金陈的原生家庭,也上了微博热搜。
他承认,全剧隐藏罪恶最深的大boss——朱朝阳,就是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
朱朝阳智商超绝,安静懂事,到了最后,大家都在讨论他杀了几个人。
导演辛爽说,隐秘的角落指的是内心。
朱朝阳和张东升活在强烈阳光下,看似优异,其实毫无退路,内心一直被阴影笼罩着。
从一个温顺懂事的孩子,变成凝视深渊的恶龙,他阴凉的性格底色,到底源自何处?
该剧一开始,就展现给人们一个压抑的小孩形象。
朱朝阳常年考班级第一,但他不受班级同学待见:
班级同学叫他“假正经”,他没有朋友;
别人在他喝的水里面放橡皮屑,他敢怒不敢言;
他没有帮同学作弊,同学借故找茬,打他挑衅他,没有一个人上前帮他。
每一个压抑的小孩背后,都有一个拧巴的父母。
朱朝阳的父亲因为出轨,和周春红离婚,又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
周春红是个蛮不容易的单亲妈妈:
“她好强,儿子是她人生里的所有希望,终结不幸的工具。”
就连儿子去看父亲,她都要让他带着成绩单。
她对朱朝阳的爱,归结为一句话:
“你若不听我的,就是抛弃我。”
周春红在离家很远的景区上班,经常无法回家。
她给朱朝阳嘱咐最多的是,别忘了吃冰箱里的烧麦,喝牛奶,花钱要记账,一回来就逼他吃鱼,说吃鱼对学习好。
家长会后,老师找到她,委婉向她反映朱朝阳的人际关系,周春红毫不动容,她强调“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以致于朱朝阳后来撒谎的时候,每次都骗母亲说是在书店看书。
片中有一个情节让周春红强势的爱展露无疑。
她给朱朝阳热了一杯牛奶,朱朝阳正戴着耳机看书,并没打算立即喝掉。
周春红再三劝说,儿子只好端起牛奶,小心的抿了一口,然后戴上耳机,说自己会洗杯子。
周春红忽然变得歇斯底里,扯掉他的耳机和书。
“你现在长大了,自己能照顾自己了是吧,你怪妈妈没有照顾好你,是吗?
如果你爸爸是个负责任的人,如果他不抛下我们,今天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看见儿子瞥向一边的神情,她的权威受到了质疑,再度失控。
一场喝牛奶的戏,把一个性格阴晴不定、充满怨恨、压抑自我的母亲形象塑造的令人窒息。
《情感勒索》一书中说:
“许多控制者,会利用恐惧感、责任感控制对方,然后一起被困在恶性循环之中。”
在外人看来,单亲母亲周春红冷静坚强,朱朝阳成绩优异。
但是一回到那个房子里,整个氛围就变得压抑滞涩,朱朝阳对母亲只有小心翼翼,用考第一来拯救母亲的常年不开心。
这种充满控制欲的父母,他们自己真的快乐吗?
《欢乐颂》里有一句台词:
“永远不要低估国内父母的热情,为了孩子,他们可以割舍一切,自然也会要求更高的掌控。”
周春红为了儿子,愿意牺牲着所有,但是当传递给朱朝阳的时候,就变了质。
她和景区的马主任两个都是单身,但被周春红搞得偷偷摸摸。
理由是:“为了儿子朱朝阳的身心健康。”
很多控制型的父母,总是打着孩子的旗号牺牲自己,看似很感动,其实很苍白。
还记得明星朱雨辰的妈妈吗?一个以一己之力搞黄儿子所有恋爱的强势母亲。
朱雨辰的妈妈最自豪的事情是,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每天凌晨四点起来帮儿子熬梨汁,风雨无阻十多年;
儿子在哪工作,她就搬到哪;
儿子在拍戏,她就给儿子冰箱准备好吃的,无时不刻陪伴。
更令人窒息的是,她的爱充满自以为是:
朱雨辰想自己做饭,被她阻止,说太辛苦了,希望儿子忘掉怎么做饭;
朱雨辰不喜欢吃鸡毛菜,她会说:“你看,为了你,我手都冻裂了。”
无奈,朱雨辰只好咽下去。
朱雨辰也想过反抗,他从上海跑到北京念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北京。
但是每次妈妈都会哭闹“我怎么这么没出息,儿子就这么离开我”。
后来,朱雨辰不再折腾了,只能深夜无助大哭。
而且,朱雨辰的姐姐见到妈妈对待弟弟的方式,惧怕着婚姻,不敢结婚。
那句令人胆寒的母爱宣言:
“我没有自我,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
这句话已经成为控制型父母的代表金句。
心理专家曾指出,每一个控制欲强的父母大多有以下特征:
“高度神经质,易焦虑,容易被一些小事引发焦虑,他们缺少朋友,缺少自己的兴趣爱好,容易把自身的焦虑投注在孩子身上。”
孩子被这种牺牲自我的爱深深捆绑,心生愧疚,一方面想挣脱,另一方面却又被驯化,最后变成恶性循环。
朱朝阳心思聪慧,因而在成长中感受到的情绪也就越强烈。
母亲严苛的掌控,让他没有健全的情绪输出通道,只能被压抑着。
所以在和坏人搏斗的同时,屠龙少年亦变成了恶龙。
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在《积极心理学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
“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
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与痛失至亲对人们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相近。
还记得那个拉黑父母6年,12年不回家的北大学生王猛吗?
他是“别人家的孩子”,四川一级地市区高考理科状元,北大最好的专业之一生物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但他却在独立后拉黑父母,写万字的控诉信,他曾说: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的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的所有付出都只是为了控制。"
母亲为了保护他,没让他上幼儿园,小学期间,他经常被母亲关在家里,不许出门。
学校搞活动,老师要求穿短裤,母亲却偏让他穿长裤,理由是怕他着凉,结果老师对他不满,同学嘲笑。
高中时,因为调座位影响到他的学习,他向父母请求帮助,却遭到父亲的一顿打骂:
同桌有什么影响?
最卑贱的狗才想要公平。
你凭什么要求学校优待你,就凭你学习好?
这像不像朱朝阳受到的待遇,在老师委婉告诉妈妈朱朝阳在学校被孤立时,朱朝阳事后充满期待地问母亲:
“老师给你说了什么?”
周春红装作无事发生,强调他只管好好学习。
母亲的做法将他推入绝境,孤立无援。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
“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会到痛苦。”
这样的父母,用黄晓明霸总语录总结: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没有关怀只有控制的爱,是一场灾难,湮没孩子的童真,让他们一生都跟自己的心魔作对。
什么时候,父母才能明白:
“爱不等于控制,爱是给对方自由。”
无论是周春红还是朱雨辰的妈妈,她们养育孩子都很辛苦,也给了孩子满分的爱。
但却由于不正当的输出,让爱中途挥发,只剩下控制和占有。
克鲁斯卡娅曾说:
“对双亲而言,家庭教育首先是保持自我教育。”
1、健康的父母都有着自己的生活追求
大部分控制欲强的父母,几乎都失去了自我,举全家之力来供养一个孩子,希望他出人头地,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来成长。
一旦孩子的能力增长到父母难以适应,就变成了“苦肉计”般的控制。
郎朗曾经回忆父亲逼他学琴的经历,有一次他去参加学校的活动,耽误了两个小时的练习,父亲崩溃了:
“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我的生活!老师不要你了,你还不练琴,你真是没理由再活下去了。”
这件事一度让郎朗无法释怀,成为阴影。
健康的父母,有自己独立的事业,独立的人格,你在他们身上,看不到用力教育的痕迹。
2、聪明的父母都有自己的分寸感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妈妈”这个概念,在我国也叫“60分妈妈”。
“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需要最好的妈妈,只要足够好的妈妈就可以了。”
这意味着,“足够好的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接纳自己逐步被孩子远离甚至是失败的命运,只有坦然,才能做到不控制。
电视剧《小欢喜》里,英子的妈妈宋倩,坐拥五套房产,美貌,有能力,英子是考清华北大的苗子。
按说,她应该收敛自己的控制欲。
但她不,她依然对孩子有各种担心,甚至发展成监视孩子的学习状况,在家安装玻璃墙。
太焦虑的父母,只会让孩子想要逃。
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断舍离”是必须,尊重孩子的差异性,爱好,不一样的追求,生活方式。
60分的父母刚刚好,理性与感性兼具,有自己的世界,不拘泥于琐屑的情绪,也不强迫孩子做自己的复制品。
智慧的父母之爱,是适当的抽离,有分寸的放手。 养育孩子是一场修行,量力而行是一种智慧。
好的父母,爱到100分只会表现70分。
心有牵挂万千,到了嘴边却变成适当的鼓励。
鼓励他们飞翔,找到自己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