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请跟小编一起
去看看西郊绿道发生的巨大变化。
移步换景,处处见景
△郭洪 摄
深冬时节,万物开始凋零,而西郊绿道两旁却像是被人打翻了的调色盘,苍翠间印染着红黄。
△郭洪 摄
在六赢山下西来村的玫瑰岛内,村民或三五成群悠闲散步,或在凉亭中小憩聊天,一派怡然自得的景象……西郊绿道,已经成为不少市民休闲、骑行、散步的好去处。
只跑一趟路,办成一切事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依托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建设,铜梁在绿道沿线合理布局了7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目前西郊绿道沿线已建成3个,剩余4个将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
每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设计理念,都与当地的产业相契合。比如:
*玉皇村便民服务中心产业布局以电商、科创为主,设置民宿及自行车驿站;
*河东村便民服务中心以特色餐饮、民宿、书吧、水吧、自行车驿站为主;
*河水村便民服务中心建有艺术家工作室、美术展示厅、特色餐饮茶艺休闲吧;
*西来村便民服务中心主要布局婚纱摄影基地、打卡文化墙、文创展示基地、陶艺展示创作基地、休闲书吧、特色餐饮等产业。
同时,新改建的便民服务中心内,均设置有“一站式”服务大厅,群众可以咨询反映问题,办理民政救助、社保缴费、矛盾调解等各种事项,真正实现“只跑一趟路,办成一切事”。
产业兴 风景美,“群雁归巢”成时尚随着乡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产业项目越来越多,很多外出务工的村民看到了希望,陆续回乡创业就业。
△郭洪 摄
他们都选择返乡创业:37岁的郑钧是返乡大军中的一员,他原来在外地打工,年底了,工程做完了就回到了老家,没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便决定留在家中就近就业。
“家乡发展好了,我们就不用出去了,环境这么好,工作机会也多,既能就近务工,还不落下家里的活,留下来和大家一起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更富饶。”郑均笑呵呵地说。
庆林村的本土人才唐韵秋,是个漂亮的“95后”小姑娘。说起乡里、村里的大事小情,小姑娘如数家珍——“这片荷塘,是怎样化零为整,形成规模产业,最后登陆电商平台;这条村间小路,是如何统一规划,最终变成一个景观……”不论你和她聊村里哪件事,小姑娘都能娓娓道来。
“在村里,我现在主要从事电商、解说以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今年夏天,我与村里另外几名本土人才,一起成立了原乡藕寓民宿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展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唐韵秋说。
△郭洪 摄
据悉,铜梁区扎实开展“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程,全覆盖建立乡村振兴讲习所,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事业牌”,引导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兴业,开展“把老乡留在老家”行动,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康力文 摄
村民用实际行动扮靓乡村环境:走进土桥镇六赢村3社村民汪义春的家,只见庭院干净整洁,柴草堆码有序。“现在家门口变得这么美,我们自己院子里的环境也要跟得上才行。”汪义春说。
如今,西郊绿道两边的农户都自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纷纷在房前屋后栽种果树和丛生月季、野菊花、旱金莲等植物,装扮自家院落。
不仅如此,西郊绿道沿线各镇街还深入实施“五风”浸润工程,集思广益制定村规民约,广泛宣传“中国好人”“重庆好人”等铜梁本土典型、百姓身边榜样,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本村先进人物评选,常态化开展少云志愿服务活动和坝坝舞等文体活动,以文明乡风扮靓美丽乡村。
西来村 10 社的方元莉,去年被南城街道评为“好婆婆”。她对媳妇说:“虽然我们不是母女,但是嫁进我家来,就要像自己女儿一样对待”。
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的建设,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现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