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信息网

搜索
查看 4967 回复 0

西沱古镇老街有一口神奇的“千脚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9 15:34:37|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西沱古镇的古井很多
位于云梯街上段的“千脚泉”却十分有名
不在于井有多大,也不在于水有多深
而是因为背后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故事中所体现的善人善事
影响着老街上一代又一代人,传承至今

老街有口神奇的“千脚泉”

1.jpg

今年68岁的陈应祥住在云梯街33号,每天清晨,他推开房门的第一眼,就能看到流淌不息的“千脚泉”。井边布满苔藓,上面石壁刻着“千脚泉”几个大字,并用笔描红,特别醒目。

起床后,陈应祥总是拿起扫帚,将“千脚泉”周边的垃圾,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条街的居民,大多吃“千脚泉”井水长大,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年幼的孩子们脑海中,也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

“小时候,觉得‘千脚泉’特别神奇,小伙伴们都爱在这里玩,好奇地趴在井口,看看里面有没有宝藏,会不会钻出神奇的动物。”今年51岁的谭学武回忆说,孩子们最爱玩的,就是用自制竹筒水枪,从井里汲水打水仗,整条街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

“‘千脚泉’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也因此没少挨父母的打,看到有孩子在井里乱整,大人就很生气。”小时候,谭学武不明白,大人们为何如此保护井水,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明白“千脚泉”与一个祖祖辈辈流传的故事有关。

老人行善故事流传千年
2.jpg

时光穿越回到宋朝时期,西沱古镇是“巴盐销楚”的起点,背二哥们每天从码头背起货物,沿着云梯街缓慢向上攀行,到达山顶独门嘴,背二哥们早已经汗流浃背、口干舌燥,都想停下脚步,支起打杵,放下背夹,歇歇气、喝口水。

住在八角庙附近的谭老先生见此情景,向家人提出在门前潮湿地掘一口井,遭到家人反对。家人们都说:“屋后面不是有口水井?门前挖一口井多不好看。”谭老先生说:“门前有口井,不是更方便吗?”家人拗不过,任由老先生折腾。

井掘好后,清澈的井水吸引过往背二哥,背二哥们试着向谭老先生讨水喝,谭老先生笑着说:“没事,随便取用。”

一年夏天,长时间干旱,不少小溪断流,井水干涸,谭老先生门前的水井却井水满盈,清澈见底。每天早晨,背二哥们背起货物,在谭老先生门前喝足水,还将竹水筒灌满。

有天凌晨,一个背二哥为了赶早,提前两个时辰背起盐包赶路。当他走到云梯街上段,在朦胧夜色中,看到有人挑水灌在水井里,走近一看,挑水的正是掘井的谭老先生。背二哥惊奇地问:“老先生,这井水是你挑来的啊?”谭老先生笑着说:“你们要走那么远的山路,没水不行啊!”

谭老先生挑水灌井的事很快在背二哥中传开,背二哥们齐聚在谭老先生门前,用打杵支起背夹,面对水井,双脚轮换着重踏地面,嘴里还“呃-呃-呃”地吼着,以表达对谭老先生的敬意。

背二哥们一阵吼踏后,水井里的水竟慢慢外溢。这以后,谭老先生不再挑水灌井,井水也是满满的,为了纪念这口奇特的水井,人们将它称作“千脚泉”。

与人为善精神代代相传
3.jpg
“千脚泉”的感人故事,在老街传了一代又一代,与人为善的精神,像茉莉花的芬芳,在老街上弥散开来,伴随着这条老街走过千年,在古镇中接续演绎着一个个动人故事。

在谭老先生的影响下,云梯街上许多商铺和居民都在自家门前放一口石水缸,挑来甘甜的泉水,供过往背二哥和路人饮用。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如今自来水取代了井水,背盐工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千脚泉”的井水依旧清澈,但它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只有石壁上那三个朱红大字和摆在老街上那一口口石水缸,见证了老街过去那段难忘的历史。

也许,时代改变了老街许多东西,但是不变的是“与人为善”的精神,行善、做好事成了老街优良的传统,代代相传。谭学武说,在这种精神影响下,街坊邻居平时都很少吵架、争嘴,大家都和睦相处,相互帮助。

如今走在老街上,随时随地就能看到一些感人的瞬间。

在独门嘴,今年90岁的老街居民谭定芬,不顾自己年岁已高,干完农活后,顶着烈日义务维护一条小道,铲除上面的青苔和杂草,方便路人行走。她认为,做好事既帮助了别人,自己心情又愉悦舒畅,这是她健康长寿的秘诀。

在天街廊桥,当地居民热情地为游客指路,介绍老街上各个著名的景点,令游客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久久无法忘怀。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