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信息网

搜索
查看 1329 回复 0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作为牙医我坦诚实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7 16:22:09|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智齿,是口腔最靠近喉咙的牙齿,如果全部生长出来一共4颗,上下颌各两颗,一般是于16岁或之后才生长出来,是在人类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时才长出,因而得名。有调查表明:我国16~25岁人群中智齿的萌出率为54%,在已萌智齿中阻生和错位约占44% ,其中发生在下颌者约是上颌者的2.5倍。

8ec2ec018439497ef530ae1be1ea04ed.jpg


智齿在X线片上很清晰↓↓


8415d305410391c75742c47fb9154d4b.png


  智齿因萌出位置不足,牙齿可能部分或全部被龈瓣覆盖,加上位于口腔的最内侧,刷牙的时候难以清理到,细菌滋生引发智齿冠周炎,导致咀嚼、吞咽、开口活动疼痛加重。到了冠周炎的中后期,表现为口臭、舌苔变厚、智齿周围流脓等症状,甚至半边脸都会肿起,口张不开,不能进食,可以伴随发烧 、头痛、便秘、淋巴结发炎肿大等。
智齿到底有啥危害
  智齿最常见的危害,一是智齿冠周炎,二是造成相邻牙的损害。最凶险的莫过于智齿冠周炎,它既可以平淡无奇,消炎即愈,又可以肿胀封喉,危至气管切开保命,个体表现差异极大,尤其是孕妇。
  大部分三甲医院口腔科,每年都少不了收治一些智齿冠周炎并发颌面间隙感染的病人住院,有输液消炎治愈的,也有发展至口内或颌下切开排脓的。部分患者智齿发炎是在大量饮酒后诱发,输液选择无论是头孢类还是甲硝唑都是禁忌,抗炎治疗上有一些棘手。
  智齿造成邻牙损伤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也是年轻人因为没有早期拔掉智齿而最终后悔莫及的常见归宿,其中以前倾阻生智齿尤为多见。因为它水平向前直抵邻牙侧面,形成敞开式间隙,极易存留食物残渣,较难清理,时间一长则形成邻面菌斑并产生龋坏,邻牙即进入快速毁灭崩解期。临床上经常出现因为前倾阻生智齿而“拔一送一”的病例。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关于智齿到底该不该拔,目前口腔医学界普遍认为,如果智齿经常发炎则应视为口腔病灶,无论长得正还是歪都必须拔除,这点毫无疑问。而从来不发炎的智齿,如果长成正位,有正常咬合功能,无龋坏,可以保留不拔;如果是肉眼可见的前倾阻生型,不管是否发过炎,一般是建议拔除;女性备孕前则强烈建议拔除,因为它如同不定时炸弹,具有冠周炎的潜质和破坏邻牙的潜在危害。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多见,即低位埋伏型智齿,多为水平埋伏,是否需要拔除目前尚无绝对权威观念,虽然有少数病例可发展至影响邻牙健康或形成“含牙囊肿”而不得不接受手术,但大多数并无此类倾向。考虑到此类智齿拔除术创伤大操作复杂,如果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多可动态观察,不一定必须拔除,当然也有人作了预防性拔除,这种就象少数人在出国之前预防性切除阑尾一样,不建议也不反对。
什么样的人最该拔智齿?
  这一点我想作为全篇的重点来讲述,因为有太多血淋淋的临床惨痛教训!首先,中国女性的孕前体检中缺乏口腔例行检查,欧美日发达国家却都有。
  女性怀孕以后由于激素水平升高和糖分摄入量增加,智齿冠周炎以及邻牙龋坏相对多发,孕早期的冠周炎除了冲洗治疗以外,抗生素根本不能用,只能靠孕妇死扛,能扛过去的还好,扛不过去的就极其悲催。   两年前我的科室收治了一位孕妇智齿冠周炎并发颌面多间隙感染的病例,入院不久即因呼吸困难转ICU紧急气管切开并同时剖腹早产一婴儿,虽母子双保,但教训深刻,所有参与抢救的医生均如同经历一场了艰苦的战役。
  而这样的病例,在其他医院也时有发生。

4bd7ef7e2bcbd38d7416c0bf08acc30c.jpg


  智齿对孕妇的危害实在太大,我在此再次强烈呼吁,请广大备孕女性,务必、立即、果断、趁早,毫不犹豫拔掉智齿尤其是前倾阻生智齿。
拔智齿到底痛不痛?

  呼吁归呼吁,广大年轻人尤其是女性,仍然因深入骨髓的牙科恐惧症而拒绝拔智齿,最主要是怕痛。拔智齿到底痛不痛呢?这个和医生的技术,麻药的选择,患者的疼痛耐受阈值都有关。
  二十年前情况稍差,那时常规的口腔局麻药物是普鲁卡因,效果因人而异。现如今口腔医疗已经大有改善,局麻药“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和“盐酸甲哌卡因注射液”早已成为所有牙科的常规首选,口腔镇痛效果卓越,患者基本上没有什么痛觉。
  随着微创拔牙技术的普及,锤子的使用也明显减少,除了少数的骨粘连需要轻锤增隙以外,以前广泛使用的锤子暴力劈牙分根方式已经被现在微创的拔牙手机或超声骨刀取代。
  最后,我要真诚地告诉大家,虽然我前面提到了一些风险病例与并发症,但总的说来,拔智齿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适当权衡,该拔就拔了吧。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