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下面这个词 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首《明日歌》 道出了拖延的坏处
但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 许多上班族和学生群体 都发现自己或多或少患上了拖延症
而这个“病”的“临床”表现如下
但你真的相信“拖延,拖到最后你就会做吗?” 重庆发布《知道真相的我》 第11期特邀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 导师冯廷勇介绍他们团队 关于拖延决策认知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许多人都中了“拖延症”的招
据了解,跨文化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 有15%~20%的成年人存在慢性拖延
超过70%的学生承认 存在学业拖延行为 甚至部分人群存在长期行为障碍性拖延
由此可见拖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行为 甚至已成为一些人的生活习惯 它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啥我们会认为“现在不做,以后会做”?
“现在做还是以后做?”是拖延决策的核心问题
而冯廷勇教授团队最近发表在国际心理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上名为“Modeling procrastination:asymmetric decisions to act between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的学术论文提出了拖延的时间决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拖延的时间决策模型的解释进行了验证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认为“现在不做,以后会做”
拖延的时间决策模型显示因为, 当前任务厌恶的作用
强于结果效用 所以人们决定“现在不做” 而当任务被推迟时 结果效用的作用将会超过任务厌恶 因此就会认为自己“以后会做”
注:实时效用代表当任务未被推迟时,人们在每个时间点上感受到的效用。任务延迟效用代表人们将任务推迟后所能感受到的效用。只有当结果效用大于任务厌恶时个体才愿意执行任务。
举个例子 当老师让你一周内完成作业 你心里产生的厌恶情绪 在当时通常会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你就想着拖延不做 而一旦拖延发生 你的厌恶情绪就会降低 而想要完成作业的愿望会随时间增加 于是你就会产生 “现在不做作业,等后面来做”的想法
现在不做,以后真会做? 答案可不一定哦
研究结果显示 无论是决定当前是否执行任务 还是决定未来是否执行任务
当执行任务的厌恶感作用 强于人们对任务远期结果的渴望程度时 人们便会拒绝执行任务
举个例子 老师让你好好复习准备一周后的考试 希望你拿个好成绩 但你特别不想考试 然后就拖延准备时间 在考试前夕你心里仍然觉得与拿个好成绩相比 内心更不喜欢考试 于是你就选择“干脆不复习了”
拖延症能“治愈”吗?这些建议帮你忙
各位小伙伴们可能会问
“我的拖延症还有救吗?” 冯廷勇教授给出了以下5点有益的建议 大家快拿出笔记本划重点吧!
①通过你的想象力来提升任务目标的主观价值(完成任务后愉悦感) ②提升你对于负面情绪(例如一想到做事情就烦躁、厌恶)的调节能力 ③行动前和行动中,时刻想象完成任务的投入与达成目标的关系,增加两者的联结。例如时刻想到我目前做的事情与达成目标的关系,层层递进,能够增强行为动机 ④提升你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要被及时诱惑吸引,比如刷微博、刷抖音 ⑤“开始行动起来最重要”,因为拖延往往是由于预期想象完成过程中的负性情绪导致的,一旦真正的行动起来,负性情绪的压力将会快速下降(真正做起事情来,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受了,你的行为动力就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