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信息网

搜索
查看 3448 回复 2

川江古木船铜梁复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1 09:56:07|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22万复制川江木船
    山城一批曾吆喝川江号子的船工,不再拉纤后在南滨洋人街组建了川江号子艺术团,如今他们都是六旬以上的老人,78岁的团长陶鹏是我国知名艺术家,67岁的吴秀兰则是国内唯一能唱川江号子的女船工。他们一直筹划请人打造一艘川江上的古老木船,给川江号子找一个载体。
    家住铜梁安居镇黄家坝的欧祖荣十几岁时也当过船工,得知前辈们想造船的想法后,主动到洋人街找到老船工们,表示自己要出钱造一条木船,让川江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
    欧找到60岁的老造船工张泽荣,于去年11月开始造船。三个月过去了,耗资22万,用木32方,终于造成了长25米、宽4.2米的木船“舵龙子”。
    张泽荣说,“舵龙子”是以前川江上常见的古老船型,它综合了“麻秧子”、“中圆棒”、“敞口”等船型优点,适合货运。
    唱着号子推船下水
    按老规矩,木船下水前有祭船仪式。昨天,在铜梁安居镇的涪江边,张泽荣摆上猪肉果品,点上香蜡纸烛,祈求一帆风顺。
    “吆哦也哦扎也——”吴秀兰的声音高亢嘹亮,祭拜结束,众人在船头船尾开始用力,老船工们也上前帮忙。四个回合,船尾哗地一声下水了。“船活了!”船工们欢呼。众人将船头推入水时,船头鞭炮齐鸣,好不热闹。
    船下水了,众人将10米长的十支船桨扛上船,插杆,挂帆,下舵。
    “船老板准备了26桌薄酒,请大家一定要喝一台!”船上有人招呼。以前船下水了,为造船出力和被邀请的来宾都要喝酒相庆,船老板会为自己高朋满座感到有面子。
    “现在没有多少人能玩这种舵龙子了。”欧说,自己将请人用驳船把这艘船拖到南滨洋人街江边,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三天时间。铜梁港航监督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在现场说,非机动船难办相关证件,但考虑到这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拟特事特办。
    陶鹏说,在南滨路洋人街,他们准备招一批有悟性的徒弟,学习拉纤技巧和川江号子,届时,艺术团的老人和徒弟们将在江边表演拉纤和号子,让人们感受原汁原味的码头文化。
发表于 2009-10-11 10:26:49|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来自 广东深圳
历史的脚步正在悄悄的覆盖着这些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已经迫在眉睫!
发表于 2013-12-2 04:53:13|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来自 Invalid
打酱油的人拉,回复下赚取积分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