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信息网

搜索
查看 4852 回复 0

老江津人最爱喝的驴溪烧酒,这才是正宗的重庆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30 13:50:37|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老少不分都一般,大家嬉笑赋关关。
花如解语应嗤我,人到白头转厚颜。”
图片1.png
可能难以想象,自诩“谦谦君子”的陈独秀先生,也会酒兴大发写下如此洒脱肆意的《江津乡间闹房酒》。
其实早年的陈独秀就十分嗜酒,革命后流寓江津,喝过了驴溪烧酒后,更是赞誉有加。
说到这驴溪烧酒,与中国传统烧酒却是不尽相同,由单一高粱酿造,口感烈而不辣,回甜绵软,香气独特。它产自江津驴溪,口味也更加清淡,深受人们喜爱。“醇香清雅”“糟香突出””回甜谐调””余味净爽”都是它独特的风格标签。
《华阳国志·巴志》、《江津县志·赋役志》、《江津县志》等史书对于江津酒乡的记载更是数不胜数。从中推算,江津的酿酒史至今已有400多年。
图片2.png
追本溯源,酿酒之风始自嘉靖年间。江津白沙酿出的酒,味甘醇美,颇有名气。民间亦有“江津豆腐油溪粑,要吃烧酒中白沙”的谚语。
至清乾隆年,白沙镇西驴子溪越发清澈,越来越多的作坊便聚于驴溪河畔专事酿酒生产。绵延街道一华余里,那儿的男女老少都习惯称之为“驴溪槽坊街”。这条老街最辉煌时曾达到300多家,商铺林立,酒幌飘展,槽坊相连,四季酒香缭绕,划拳猜拳声不断。
盛极则衰的规律似乎对一个行业来说也同样适用。
后至民国末年,这个盛极一时的“酒国春城”却在短时间内迅速衰败。1934年9月2日的一场大火,将名扬巴蜀内外的驴溪槽坊老街化为灰烬。如今只能从残留古籍中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当年的盛势。
“几水真真好,津城处处垆。
江团青玉盏,竹笋少娘厨。
酒贱无须知价饮,街平不必倩人扶。
猜拳故意输.爱客谁能如。”
曾经在槽坊街街头小巷口口传诵的诗歌就这样在风尘中漫漫隐去。
成也萧何败萧何,水火不容是它的因果。这座“酒乡”的衰败来得太突然,槽坊街仍遗留着当时留下的残垣断壁,似乎还没从当时的剧变中惊醒过来。
图片3.png
驴溪烧酒就这样没落了吗?不,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昔日的槽坊老街虽已不在,但驴溪烧酒的灵魂,还在。
作为驴溪烧酒酿造技艺的传人王河川,发现了酿酒环节中至关重要微生物,它们是栖息在白沙空气中的酿酒精灵,终于等来了新生。
王河川所经营的驴溪酒厂,一直坚守非遗技艺酿酒工艺,秉持着一腔对烧酒文化的传承和热爱,带领驴溪烧酒不断创新发展。创驴溪,酿烧酒,经历过苦难也经历过心酸,终于让500多年前的酒香重新弥漫在了这片土地。
图片4.png
繁荣景象的槽坊老街不会仅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未来,醇厚地道的巴渝酒香更会缠绵于大家的舌尖之上。
命运似乎给驴溪开了一个玩笑,让它兴起又坍塌,焚毁又重建。庆幸的是,经历了这些的驴溪烧酒变得更强大,更坚韧了。纵使跌跌撞撞,也一往无前。
每一次倒下,都是一次更迭,每一次新兴,也是一次复活。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