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2-27 16:34:20|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疫情当前,这一顺应民意的决定,赢得了民心与掌声,也吸引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博士表示,中国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全面禁食陆生野生动物,迈出了史无前例的一步。从全球范围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决定,有助于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对于动物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片来源: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方向明确
规定明确,全面禁止食用国家重点保护、“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三有”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对此,孙全辉指出,法律的修订需要时间,这一决定修订弥补了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短板,为即将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指明了方向。
“此次决定虽然未将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列入禁食范围,但一些濒危鱼类和水生野生动物同样需要法律保护,未来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应予以考虑。同时,对于非食用的野生动物展示、药用野生动物以及作为宠物的野生动物,也应加快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孙全辉说。
图片来源: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商业利益应让位
公共利益 法,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为动物立法,也是守住人性底线。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1989年施行以来,历经两次修订,“保护”还是“利用”,始终是争论的焦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公益事业,如何让法律真正立足于公益目的,能否摆脱功利的“资源观”的束缚,是《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孙全辉表示,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不可以也不允许像之前那样一味掠夺资源,而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野味”只是野生动物保护乱象的一个表象,其背后真正的推手可能还是商业性养殖和利用野生动物的产业。只有把野生动物保护看作是公益事业,把商业利益让位于公共利益,这才是保护法修订的“治本之道”。此次决定体现了相关法律立法思路的转变,逐渐回归“保护”本质,对于野生动物保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图片来源: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远离才是真正的保护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疫情发生以来,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命运是如此息息相关。据统计,在所有新兴疾病中,有70%以上源于野生动物。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与野生动物“相安无事”? 在少数人的私利驱动下,大量的野生动物被捕捉、饲养和贩卖,沦为交易的牺牲品。孙全辉指出,如果人们违背自然规律,把野生动物用于娱乐、当作宠物、用于药物,就可能增加这些病原微生物向人类传播扩散的风险,不仅威胁生态安全,也可能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野生动物只适应野外环境,将它们养殖在人工环境,对其生理、心理和行为都构成巨大挑战,动物福利也往往得不到保障。野生动物产业在追逐利润时,也直接或间接导致越来越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或饱受折磨。只有人类与野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亲密接触”,才能有效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实现对野生动物真正的保护。
图片来源: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选择“动物友好型”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出于对野生动物的好奇和喜爱,试图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导致了“错爱”。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动物保护者呢?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给出了以下建议:
野生动物并非玩物。
如今,很多热门旅游景点都有野生动物参与其中。骑乘大象、观看海豚表演、与野生动物合影,都会给动物造成伤害与虐待。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调查显示,超过90%的象夫缺乏经验、专业知识和相应培训;而实质性参与动物保护项目的动物园、海豚馆和水族馆只有不到5%-10%。因此,旅行时请选择“动物友好型”方式,支持真正保护野生动物的景点,以不打扰动物的方式来体验野生动物的魅力。
野生动物并非宠物。
在目前已知的大约200种人畜共患病中,至少有70种与异域宠物有关,饲养野生动物还会造成生态入侵等风险。从动物保护角度出发,野生动物的圈养生活与野外生活完全不同,作为宠物饲养会给它们带来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巨大痛苦,还会严重威胁野外种群的生存。
野生动物并非药物。
世界范围,包括大型猫科动物和熊科动物在内的许多野生动物被从野外猎捕或圈养繁殖,用以满足传统医药和保健品的需求。对它们的猎捕、养殖、运输和交易环节同样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并且严重威胁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
孙全辉表示,野生动物药的功效和作用往往被商业夸大,很多草药和合成品可以完全替代野生动物药的功效。有关部门要顺应中药传承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尽快出台时间表,引导和支持相关企业转产转型。 野生动物属于大自然,“远观而不亵玩”是人类与野生动物相处的正确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