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信息网

搜索
查看 2109 回复 2

“何氏墨”重新面世 ,73岁的他还在坚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4 14:18:36|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对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何氏制墨”

你了解多少呢?

今天小编将带你走近“何氏制墨”

代表性传承人何文凯,

了解他与“何氏墨”的故事。



      在铜梁区非遗文化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何氏制墨”代表性传承人,73岁的何文凯租用了蒲吕街道龙桥路旁的一处废弃厂房进行制墨。近日,“何氏制墨”重新制墨。



f7eea54c1a8fb0a4ee1d0f04849e1576.jpg

△称原材料


      “何氏制墨” 有16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由于早年人们书信都用墨,何氏制出的墨是西部地区的墨中精品,川墨的代表之一,也是贡品之一。在晚清时达到鼎盛,是当时文人们送礼的“奢侈品”。但在近代,随着墨汁和硬笔书写工具的发展普及,固体墨逐渐失去市场并濒危,何文凯也转行从事木雕行业。不过,他一直没有丢不下制墨的这个梦想。

e651902e03ef5d6711236611a481f51f.jpg

△厂房熏烟


      “川墨选材很考究,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因此墨色很亮,千年流香,万年不变色。”正在厂房里熏烟熬胶的何文凯老人向记者展示了他刚刚收集的2两多初品。记者看到,厂房内有一根巨大的铝合金管道,一头是燃烧的桐油,一头冒着有香气的青烟,一块板子挡住管子的大半,何文凯老人说:“初品就是从这儿刮取下来,就可以用来制墨了。”

fbce47f3e6abe119d6bfa75dd4c7ff10.jpg

△熬胶


      在何文凯老人的带领下,记者在另外一间小屋子里,看到一堆更加稀奇的“玩意”:一根长铁杆上,有几个挂钩,每个挂钩上有一个尖头圆底像帽子的锅盖,锅盖下面每个方位有一个碗。有的碗下面还垫了一块砖头。何文凯老人告诉记者,这是他改良的何氏制墨的第二代制墨工具,他的师傅们用的工具则是楠竹,这样的工艺虽然出来的都是精品,但是太慢了,因此当时何氏制出的川墨一块难求。如今在铜梁区非遗文化保护中心的支持下,他重新启动了何氏制墨,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制作设备进一步改良,如今效率大大提高了。

340eef4f563889a71772642b8acf6b88.jpg

△黑亮的制墨初品


      随着第一块工艺改良后的川墨成功面世,何氏制墨将重新焕发光彩。目前,在何文凯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儿子也传承了制墨技艺,他的孙子也正式成为第七代传承人。今后,川墨将在龙乡大地留香下去。


发表于 2019-3-14 16:05:17|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虽然不懂墨,但是看到"千年流香,万年不变色"好想收藏一块
发表于 2019-3-14 16:58:22|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重庆
点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