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拿着一道培优数学题问妈妈,妈妈看了半天没搞明白,这时一旁的爸爸不耐烦了,称怎么一道小学题就难住你这个研究生。爸爸拿过题,看了一遍又一遍,只得连称“悲催了”。
洪山金地格林社区的赵娜,提起为儿子“辅导”功课的事情,一脸郁闷,她说自己跟丈夫好歹是个硕士,结果因为几道小学数学题,不仅在儿子面前很丢脸,而且对辅导他的自信心也大受打击,“现在的教育,实在让人难理解,但是没办法,大家都在拼。”
赵娜儿子的数学题是这样的,“请看下面三组数字: 1、3、5、7、8; 2、4、6; 5、9;这三组数字都因同种规律而分组,请找出其中规律。”
赵娜说,夫妻俩看到题目就傻眼了,足足用了40分钟还没琢磨出来,只能“投降”,让孩子去培优班时,找培优老师解决。
赵娜把这道题拿给单位同事做,结果周围同事也没解出来,“我的同事至少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来赵娜把这道摧毁了自信心的题目晒到网上,并且附言:“现代文盲硕士,辅导不了孩子,求各位大虾给个解。”
赵娜说,自己在孩子面前丢脸不是第一回。“我们两口子的自信心都快被这些裹经的数学题给搞没了。”
这类题对孩子何益
本该培养学生素质、训练孩子思维的数学题,以“脑筋急转弯”的形式疯狂地偏离素质教育的方向,这不是扼杀孩子的聪明才智吗?孩子们整天为这些偏题、怪题、难题纠结,他们还有多少学习乐趣可言?学生即便会解答这样的偏题、怪题,对素质教育何益?
改错题:大熊猫是咱们的国宝
“改病句:大熊猫是咱们的国宝。”在长沙某小学读六年级的振坨振坨的这本《快乐寒假》是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在做到第43页的改病句时,他被“大熊猫是咱们的国宝”给卡住了,左思右想,不知道错在哪。于是只好向在媒体工作的老爸求助。振坨的老爸邬先生大学中文系毕业,与文字打了十多年交道,也觉得有点小小的困扰:这句话应该不算错吧?
在网上一搜,网友的答案差不多都纠结在“咱们”上: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大熊猫是咱们国家的国宝……
按规律填数: 20,10,15,9,10,8,( )( )
这道一年级的数学题也难倒了高学历的家长。
据了解,王女士和先生都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按常理来说辅导一年级儿子的功课应该手到擒来,但是现在竟然渐渐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
“幼升小”试题难倒网友
“小鸡和小鸭一起在路上走,小鸭掉到坑里了,小鸡应该怎么把小鸭救上来?”
“猜谜语:一个小姑娘,穿着黄衣裳,你要欺负她,她就射一枪。”
“一组数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填写完整:1、2、3、4、6、()、12”
“动手题:一张纸撕一次变成三张、一张纸撕一次撕出四个口、六根牙签摆出5个正方形、四根牙签摆出3个三角形……”
这是2010年出现在各大网络论坛上的一则名为《“幼升小”名校试题精选》的帖子,该帖收集了北京市各小学的“幼升小”入学试题。不少网友看后跟帖称,题目“很难”、“很雷人”。
雷人的小学数学题
WXYZ×9=ZYXW,WXYZ 是多少?
雷人答案:4位数×9还是4位数
雷人理由:第一个数字不会是零所以肯定是1,W=1。第二个数字没跟第一个重复那就只剩0了,2以上×9的话都会爆掉,X=0。也就是说ZYXW=ZY01,几×9时尾数是1呢,所以,Z=9。最后再找出×9后尾数Y=8。
华华家每个月的用水量都比晨晨家多,可能是什么原因?
雷人答案:可能是华华家每天要用水救济穷苦人家。
小明钓鱼回来,小玲问他钓了几条鱼,小明答:“钓得真不少啊!6条没头,9条没尾,8条只有半个身躯。”你知道小明到底钓了几条鱼?
雷人答案:23条。
小学数学题堪比哲学题
判断题:判断下面的话对吗?对的打“√”;错的打“×”。题目如下——“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这是2010年五一节前,郑州市二七区某小学期中考试二年级数学卷子中的一道题。
标准答案是:如果你打的是√,对不起,你错了;如你打的是×,恭喜你,你得了最高分“2分”。小川告诉记者,期中考试他们班里50多名同学的数学卷子无一满分,而这道题全年级也没几个吃到分的。
王先生说,他们家长专门为此咨询了学校的老师,老师回答,这道题的正确表述应该是“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因为少了“平均”二字,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打×。
王先生说,“我觉得这像是脑筋急转弯,不像数学题。难道我也像赵本山的《小品》里说的,脑筋不好使,该坐轮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