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生态微菜园里配送最多的就是豌豆颠,大家过年都爱吃这个。”郑婷婷蹲在菜地边,一手把着菜筐,一手麻利地掐下菜茎,将鲜嫩的豌豆颠装进筐里。这些菜即将被配送至铜梁城区的“主人”手中。
“85”后的郑婷婷是铜梁区安居镇象山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山里人”生态微菜园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她口中所说的生态微菜园,是象山村发展的集体经济项目,一款别出心裁的“私人订制式”菜园。
记者走进菜园看到,13亩的菜地里种有白菜、莴笋、豌豆颠等蔬菜,田块间立着写有“我在象山有块地”和菜地认领者名字的牌子。
“他们喜欢吃什么菜,我们就给他们种什么菜。‘全托管式’种植,成熟后免费配送到家。在铜梁城区范围内,我们都是包送的。”郑婷婷说。
象山村坐落于涪江边,紧邻安居古城景区,距离铜梁城区20公里,风景秀丽、交通便利。为了让村民的腰包更鼓一些,郑婷婷一直盘算着如何将特色产业发展起来。她一边留意周边区县和村(社区)的优秀做法,一边梳理着象山村的自然资源特点。
2024年春天,象山村开展整治撂荒地,郑婷婷萌生了打造生态微菜园的想法。经过村民集体商议后,大家同意将这块地承包下来改成菜园,并积极参与菜园管护。不久后,撂荒地变身“订单农业”的生态微菜园。
“我们种菜上手快,既可以在家门口打工,还有土地租金和年底分红。”村民李婆婆说,菜园子起步不到一年,年末就分到了五六百块钱,明年肯定更有盼头。
生态微菜园是象山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段时间,除了菜园的采收、配送工作外,由村集体和蔬菜种植业主联合经营的蔬菜种植基地也步入了正轨。在不远处的育苗大棚里,育苗工作热火朝天,一盘盘丝瓜苗、四季豆苗、黄瓜苗整齐排列在育苗盘上,为明春栽种作着准备。
在2024年铜梁区村(社区)干部“龙乡比武·铜台竞技”活动中,郑婷婷向大家分享了象山村的发展思路。“我们立足自然禀赋、结合市场需求,把闲置资源与城市需求之间进行最大化、最优化的重新匹配,延伸产业链,为村民提供更多增收渠道。”郑婷婷说,2024年,象山村集体经济同比增长约30%。未来,象山村还将紧随乡村旅游串联发展的趋势,结合蔬菜种植、农耕体验、湿地公园等资源,打造研学路线,让大家吃上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增收饭”。
来源: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